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产业化扶贫摘穷帽子
“生态示范园区”成污染…
卫星城难减中国大城市人…
中小企业困境考问浙江模…
中部人口空心化:六省份…
中国沿海村镇本地与外来…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30城市抢建金融中心”的思考
作者:耿银平 文章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30 15:08:09
       新闻:近日,昆明表示拟用20年的时间建成泛亚洲金融中心。至此,中国内地至少有30多个城市提出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在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容纳二三十个金融中心。专家呼吁,金融中心建设不能搞“大干快上”。如果在实体经济没有充分成熟的情况下,就是拔苗助长也拔不出来。

       (7月20日《人民日报》)

    无独有偶,“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曾经提出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中国首份《摩天城市竞争力统计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而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将超过800座,达到现今美国总数的4倍。这种“城市浮夸风”屡次上演,真的是一种悲怆。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

    其一,政府在好大喜功的“形象崇拜症”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一哄而上是一种不智,不顾客观条件搞华而不实的“城市形象名片”,会对城市人文精神、本然气质和发展方向造成严重伤害和浪费。此类做法受到了严厉批评。可落到实处,官员需要政绩工程,城市需要标志性建筑来粉饰,各地政府还是对“噱头工程”兴趣十足。你搞国际城市,我就搞金融中心,暗中比拼,恶性竞争。以致于今天又比拼“金融中心”。不切断“大干快上”的“行政浮夸”,这种做法还会继续发生。

    其二,宜居、公共服务等是城市发展软肋。尽管这种做法会让城市形象有所改善,可《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显示,宜居仍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软肋”。人口、就业、交通、住房等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宜居的最突出问题。近几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房价上涨较快,已不同程度影响到城市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近日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还显示,中国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总体评价较低,但还处于可承受范围内,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最低。

    毕竟,政府的财政资金总量是有限的,太重视“金融中心”、“特大城市”等发展目标,能够投入到民生、宜居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和精力就有限,影响了宜居和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应将公共服务力和宜居城市建设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提高公众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其三,公共参与意识、问计于民的公共决策机制落实得仍不到位。《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政府更是责任政府和透明政府,重大问题以及牵涉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都应与民众进行积极互动,问计于民。所以,诸如城市发展定位这类问题当然也应征询民众意见。

    如果城市发展定位事先征询了民意,落实好了“以市民为本”,“30多城市争建金融中心”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