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区域文化产业“十二五”…
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
“新型城市化”之是与非
日照东港:经济转调区域协…
2012我们稳中求进:区域…
连云港出台《国家创新型…
幸福竞争力要看城市圈的…
预期增速“西高东低”凸…
上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
去年31个省GDP总和超出全…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沿海地区城市化模式比较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3 8:34:21

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各种各样的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动力源的不同,可将城市化模式划分为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以及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双向推动”型模式。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在小城镇,在城镇人口增长的构成中,以小城镇人口增长为主,这一模式具体表现为城镇据点的扩大和城镇据点的增加两种方式。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是城镇人口增长中以城市人口增长为主的模式,其主要动力源来自中心城市的辐射。“双向推动”型模式是城市化为主导和农村城镇化并重的城市化模式。本文拟在对温州、苏州、浦东和厦门各具特色的城市化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各自城市化模式的理想化。

 

一、沿海地区典型城市化模式分析

(一)温州——典型的强镇经济

温州在发展经济中走出一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构成温州城市化的一大特色。全市小城镇发展大体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温州市小城镇蓬勃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迅速兴起,有力地推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年均增加8个建制镇。至1991年时,全市共有建制镇121个,建制镇人口达260万人,分别增加6.7倍、8倍。小城镇发展速度之快,是全国农村所少见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现在,温州小城镇建设进入改善基础设施,注意提高质量的阶段。近年来,温州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强镇。1999年温州30个综合实力强镇,人口仅占全市20%,但工业产值、市场成交额、财政收入都占全市农村的75%以上。因此,城镇经济是温州经济的支撑。温州城市缺乏国有大工业,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辐射力有限。温州经济的崛起,主要是依靠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并且,城镇经济成为温州经济中发展最快、后劲最足、最具有活力的部位,它占据温州经济总量的80%以上。离开了城镇经济,就谈不上温州特色经济,温州经济发展也就缺乏了有力的支撑。

(二)苏州——由农村推动型转向双向推动

20年间,随着苏州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两次跨越,苏州城市化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第一次跨越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10余年里,苏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在农村。大批乡镇企业及其职工集结到小城镇,所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带来了经济繁荣和小城镇规模的扩大。这一被人们称之为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大大加快了苏州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资本积累迅速扩大。而中心城市则由于体制内外诸方面因素的约束而一度发展滞后,经济的辐射和集聚功能相对弱化。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只能在农村范围内低层面广覆盖展开。因而,苏州在这一阶段走的是农村推动型城镇化模式。第二次跨越是自90年代初,苏州借助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契机,成功实施了“外向带动”战略,苏州市下大力气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搭起了吸引外资的平台,大批国际资本进入,随着东园西区的崛起,“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市扩容增量,辐射带动功能逐步恢复并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发展模式由农村推动型转向城市辐射型和农村推动型并存。尽管这样一种转变实际上至今尚未完成,但这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性转折点。

(三)浦东——特殊的城市辐射型

浦东城市化过程中,开发区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浦东中心城区和次中心城区几乎同时获得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浦东城市化发展,形成了由都市经济支持的中心城区和开发区、由城镇经济支撑的中小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陆家嘴)——开发区——中小城镇”体系。第一层次:浦东中心城即陆家嘴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浦东通过开发区建设,使浦东完成了城市化的跳跃性发展。陆家嘴地区是浦西中心城的延伸,浦东中心城已初具了CBD的功能。各开发区成为浦东城市体系的第二层次,金桥、外高桥、张江等开发区分别开发了9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2.8平方公里,构成了浦东城市组团新的核心。浦东中小城镇则构成了第三层次,浦东中心城和开发区的形成,对浦东农村形成强烈的辐射,推动了浦东中小城镇的发展。 因此,浦东是特殊的城市辐射型模式,它与其它多数城市仅以老城区或一个中心城区辐射为主不同,它在浦东中心城——陆家嘴地区城市化水平获巨大提高,其辐射功能日益增强的同时,金桥、外高桥、张江等开发区也迅速发展,已形成城市化地区的各个块分别点缀在浦东各地区,成为浦东城市化发展的多个辐射中心,为以后浦东形成多心组团式的城市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厦门——典型的城市主导型

厦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辐射特征较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城市化获得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33.9%上升为2001年的51.9%,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年均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中心城市(在此主要指厦门岛内的区域)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如全市2001697303人的非农人口中岛内就有505844人,占全市的72.5%,非农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岛内也是主要经济增长极。在中心城区迅速发展的同时,小城镇发展却十分缓慢,小城镇规模小,岛外建制镇每个镇区的平均非农人口仅为2722人,还有6个镇的镇区非农人口少于1000人;小城镇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岛外16个小城镇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约5%。因此,从城市化特征分析,厦门走的是一条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之路,即岛内中心城市高度发达,岛外小城镇还很落后。

 

二、构建完整城镇体系,推进城市化模式的完善

(一)城镇体系与理想的城市化模式

上述城市化不同模式孰优孰劣,目前学术界莫衷一是。按城市化动力源进行的分类反映到城市规模上就是应重点发展何种规模城市的争论。倾向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倾向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主张重点发展大中等城市;而赞成“双向推动”型模式则是主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应重点发展。如果没有科学的城市化模式评价标准,评价上述论点的对与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从来都不应当只看作是一种空间充填格局中单一的“点”,城市是一种赋予等级概念的、功能互补的、具有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组体系,是从广大乡村地域中,逐层聚集起来的“小城市-中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集合,整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应当形成一个结构和谐、流通顺畅、交互有序、整体高效的网络系统。

根据倍数原则,完整的城镇体系,首先应体现城镇规模层次上的倍数。以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为例,假定以5倍的原则来建构城镇体系结构。即1600人(400户)的中心村,主要职能为第一产业。0.16万人×5=0.8万人为集镇,主要承担为农服务的第三产业职能,以及提供相应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0.8万人×5=4.0万人中心镇,则具备最基层的综合性中心职能,是一般加工业的基地和具有较齐全的生活服务业。4.0万×5=20万人……20万×5=10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则是区域性(省市)中心城市。100万×5=500万人,则是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城市。

其次,应体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数量搭配上的倍数。按照著名的地理学家克利斯泰勒的理论,合理的城镇等级分布以7的倍数展开:1749343……。按照这一原理,虽然大城市一般效率比中小城市高,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有强大的中心城市为主导,辐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但由于农业活动的广域性,它要求就近得到城市的服务,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而又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城镇体系结构。

上述倍数原则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一个城市本身的发展,一个城市只有中心城市的“一枝独秀”,而没有繁荣发达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支撑,或只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兴旺发达而没有形成聚集和辐射中心,都将会造成城市带动功能不健全,链环不衔接,出现失衡。因此,确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模式和重点,首先应明确其目标是逐步建立完整的城镇体系。

根据上述理论,“双向推动”型模式相对于城市化为主导和农村城镇化为主导两模式,比较有利于完整城镇体系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但必须明确的是:只有极少数城市能在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就实现双向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获得均衡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城镇体系,一般城市只能先采取城市化为主导或农村城镇化为主导模式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双向推动。并且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在一个国家的同一地区或城市的不同时期,或者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或城市,其城镇化的重点是可以不同的。

(二)各种城市化模式的缺陷及其纠偏与发展思路

1.温州城市化亟需质的提高

温州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其本身的城市化水平不高。80年代以来,温州工业化的水平从30%很快地提高到50%以上,但同期城市化水平从16%提高到33%。说明全市农村人口的转移还是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其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任务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它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增强城镇的辐射能力;二是提高小城镇发展的质的水平,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规模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温州城市化水平,而且有利于浙江省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浙江省以省会城市杭州为主中心,宁波、温州为次中心,大、中、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几个层次的省域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如把这个等级体系放到城市化的等级体系理论中加以考察,就可以看到其明显的不足。对照克利斯泰勒倍数原则,浙江省现有的城镇体系,一方面是大中城市数量偏少,大大低于克氏模型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密集,平均每镇人口不足0.8万,建成区面积不足0.9平方公里。

2.完善苏州城镇体系要强化中心城市的作用

从苏州的城镇体系来看,不仅小城镇基础好,而且如今,围绕着苏州市区,崛起了一批现代化的城市群,如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等。因此,从苏州市实际情况看,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显得更为迫切。长期以来,由于市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影响了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其中心作用的发挥。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的崛起,市区的经济规模、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市区经济的增幅已连续6年超过全市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但即便如此,中心城市对全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仍显不足,因而仍然是制约全市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不完全统计,6个县市所在地城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就业率都高于苏州市区,全市最大的内资100家工业企业,市区仅有30家,进入前10名的仅有1家。从横向比较看,2000年,市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仅为20%30%左右,而深圳、大连等城市这一比重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中心城市发育不够,使得全市的发展缺少足够强大的“引擎”和“增长极”,使整个区域缺少空间核心和创新核心,制约了区域对外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是苏州城市化的“重中之重”,必须集全市人民之智、合全市人民之力,着力把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真正建成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

3.浦东城市化发展的重点要突出中小城镇

浦东开发的前10年里,浦东城市化已初具规模,至2000年,浦东地区城市化水平约达56%左右,城市化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开发区——小城镇”的城市框架体系的建成,不仅提高了浦东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而且为浦东今后实现城市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三层次城市体系中,中小城镇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小城镇的企业密集度与人口密集度较小,交通与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各种服务和文教卫设施较中心城和开发区落后,尚停留在传统水平上,未形成与开发区的现代化生产功能相配套的现代化生活功能,这不仅制约了其自身对中心城的反磁力与对农村的磁力,同时也削弱了开发区对中心城的反磁力。而浦东农村与中小城镇,依然保持“村村像城镇、镇镇似农村”的形态,因此,浦东中小城镇建设滞后于浦东开发的进程。21世纪伊始,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化内源型动力,将是浦东新一轮城市化的重点。

4.厦门城镇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小城镇

厦门之所以形成城市主导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是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设立经济特区后,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借助政策优惠、体制优势、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厦门的中心城区获得迅速发展。但厦门目前的城镇体系存在较大缺陷:一是除中心城区外,周边次中心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岛外几个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人口仅在5万人左右,难以发挥联结中心城区与小城镇之间的桥梁作用;二是厦门城镇体系中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小城镇规模小,等级层次模糊。按照上述倍数原则,厦门目前小城镇个数并不多,不仅没有一个小城镇达到中心镇的规模,而且绝大多数小城镇人口达不到0.8万人的集镇规模。由此可以看出,厦门以往的城市化道路偏重于城市主导,而忽略城镇体系的构筑,特别是忽略小城镇的发展,导致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形不成网络,链环不衔接,经济上不能互补,难以发挥整体优势。这是厦门市中心城市带动功能不健全,从而城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总之,只有在中心城市不断增强的辐射带动下,卫星城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只有卫星城的发展,构建完整的城镇体系,才能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因此,只有城市布局由“点”状向“面、带”状发展,再由“面、带”状向“网” 状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体系,城市实力迅速增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一体化趋势才能大大增强。如果将城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大城市的层级相应增加):中心城区为第一个层次,次中心城市为第二个层次,小城镇为第三个层次。有的城市突出问题存在第一个层次,有的是第三个层次;有些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有的是第二和第三层次。以此为考察标准,则可根据存在问题的多少(即几个层次存在问题)和问题的严重程度作为衡量各地城镇体系完整性的标准。如:沿海少数发达的城市三个层次都获得迅速发展,城镇体系已初步成型,实现城市化发展的农村和城市的双向推动,如苏州、深圳等,其城市化战略只是要着重发展三层次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它们面临的只是整体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我国沿海多数城市发展还是呈单向推动的特征,因而在三层次城镇体系中,一般还存在一项突出的薄弱环节,如温州的薄弱环节在中心城区、浦东的薄弱环节在小城镇,有的还在两个层次上存在问题,厦门改革开放以来中心城区即岛内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岛外的次中心和小城镇发展缓慢,厦门突出问题存在于第二和第三层次。因而沿海多数城市都面临如何实现由原城市化模式向双向推动模式的转变,要形成完整城镇体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①陈秉钊.发展小城镇与城市化的战略思考.《城市规划》2001年第2

②《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西苑出版社,2003年1月

③吴耕.浙江温州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探索.《经济师》2001年第9

④走进苏州()——从美丽的园林跨入世界.《经济日报》20020717

⑤汪长根,潘卫祖,刘伯高.准确把握城市化战略的内涵——苏州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思考之一《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5

⑥林锋,徐冰纨.“浦东模式”与浦东中小城镇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10930

 

作者简介:厦门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

文章来源:厦门干部教育网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