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共享”:长三角世界级…
陈锡文:目前的城镇化路…
周其仁:中国的城市化水…
李建平:经济综合竞争力…
卢锋:克鲁格曼的中国预…
马林靖 周立群:快速城市…
成渝经济区:定位战略新…
发改委官员:2012中国经…
刘勇:“中国模式”值得…
余淼杰: 全要素生产率高…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罗天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均衡时代
作者:罗天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20 13:48:22

日前,中国上半年各个省区市统计数据出笼,九成省区市GDP增速同比回落,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区域降幅较大,中西部地区降幅相对较小。其中,北京更是以8%的增长率“敬陪末座”。

事实上,最近几年来,已经逐步出现了GDP中西部增速超过东部沿海的现象,以最近3年为例,2008年至2010年,浙江省的增长率分别为10.1%8.9%11.8%。广东为10.1%9.5%12.2%。而同期,西部的陕西为15.6%、13.6%14.5%。西南的重庆更高达为14.3%14.9%17.1%。陕西和重庆的3年复合增长率,比浙江和广东高出大约5个百分点,差别惊人。而在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国家战略的变化。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国家战略,逐步从优先发展沿海的非均衡战略,过渡到全国性崛起的均衡战略。从今年上半年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这样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内需主导与国内市场统一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区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历经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崛起,亦凸现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三角、长三角;而在这些区域,也崛起了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北上广深。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东部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的经济困局,迫使中国重新考虑国家战略。中国长期以来的非均衡战略,导致了中西部的塌陷,在东部沿海区域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对于国家战略的整体压力尚不明显,但是,近年来,沿海区域增长放缓,使国家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区域,另外,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外需急剧萎缩,未来内需对于中国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国家战略,逐步从优先发展沿海的非均衡战略,过渡到全国性崛起的均衡战略。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普惠式的众多国家战略规划的出台,其操作模式,更多的是地方先拟定计划,再获得国家追认。其时间俱短,天女散花式的国家区域政策出台,各个规划区雨露均沾,均难以获得特殊照顾。

这与此前中央政府单方面拟定计划,有很大区别,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中间间隔均有十余年,中央政府都是经过了长期谋划,然后集中全国性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投入。

纵使如此,获得国家战略的眷顾,仍激发出了各个地方的强劲发展激情。各个区域实现狂飙突进式的发展的雄心,如野火般蔓延。

中国前期的国家级区域规划,最后都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北上广深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今后,中国在均衡式发展战略之下,将诞生更多的经济中心。最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逐渐崛起,中部经济版图隆起有望;而重庆、四川、陕西、新疆等西部区域,发展亦非常迅速;此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在经过改制之后,面貌焕然一新;北部的内蒙古,则出现了被称为“小香港”的鄂尔多斯[16.84 -2.15% 股吧 研报]等新兴城市。中国实现整体性均衡崛起的宏图在望。

而确立均衡战略,需要两个前提,其一是统一的国内的市场,其二是内需必须占主导地位。

中国的内需对经济的贡献不足40%,而全球发达国家,普遍达到了70%以上。“外贸立国”的结果,是拥有出海口的各个沿海城市发达,而广大内陆则被遗忘。只有内需成为主导,众多内陆城市才有望实现崛起。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去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60%以上,亦严重挤压了内需。如浙江、广东等很多内生性发展的区域,反遭遇危机。

目前,中国内部市场不统一,主要是诸侯经济所致。地方的发展冲动,既是各个地方蓬勃发展的动力,亦导致了各自为政。19世纪中晚期的美国,正是在打破国内关卡,完成全国市场统一之后,才实现了整体崛起。而在这个方面,中国存在着巨大的隐忧,仅就关卡而言,世界上70%以上的收费高速公路,都在中国,对于中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巨大的阻力。

 

全方位变革方可造就均衡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持大约平均10%的年增长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制度红利,是国家从垄断走向市场开放,大幅度降低制度成本的必然。这种飞跃,只有在国家的重大变革期才出现。

中国目前的第一次社会变革的动力基本释放完毕,如果不能完成新的重大社会变革,则将神话不再。甚至是漫长的停滞期,目前,中国各地已经出现了GDP增速的下降,但是,当前90%以上的中国省区,99%以上的城市,都将未来GDP增速定为10%以上,其未来持续发展的引擎何在?

要想继续创造奇迹,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继续变革。

以深圳为例,其所以能够30年内从一个渔村崛起为中国内陆最伟大的城市,不仅仅因为它在经济发展方面最有效率,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26.11 -2.57% 股吧 研报]、万科等优秀中国企业,更在于其在制度创新方面,在全国领风气之先,其社会管理水平在国内一流,而在社会文化领域,深圳则以其开放、宽容、博大、多元为特色,成为中国最具开放的活力之城。

 

城市如此,区域如此,国家亦如此。

“十二五”提出了转变未来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亦将是多重的,中国未来需要从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模式、经济结构、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改革,而并非目前只改革经济领域,要彻底告别“跛足巨人”。社会体制的改革,主流价值的普世,才是未来强盛之道。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企业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国家、城邦及企业竞争战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