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大CCER和美国NBER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报告了中国环境存在以邻为壑的污染现象。
首先,蔡洪滨教授表示中国在取得工业迅速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一项2008年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两万家化工厂中的半数布局于长江沿岸,并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倾倒入江。而世界银行在2006年的报告中也指出,中国仅有40%的地表水达到1到3级标准,也即是说,剩下60%的地表水处于污染或严重污染中。
在水污染的治理问题上,对于一省内的排污企业,省一级政府可以直接监管和进行“水权”的贸易,因此此项研究想要探明,在省与省的交界处,是否存在过度污染现象?具体而言,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在两省交界的地方,水污染企业有可能更集中于河道的上游。然而即使存在这种集中现象,也需要通过计量的方法识别出,这种集中现象是否反映了本省将污染转嫁到邻省的企图。此外,该研究也试图提供对这种以邻为壑的水污染问题的解决之道。
此项研究时间跨度为1998-2007年,利用了中国30条主要河流沿岸的水污染企业的地理位置和生产信息数据,以及县级数据,共获得了10年来自6个工业类别,314个县的共6258个观测样本。其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企业的确倾向于布局于上游,并且这种现象在计量上是稳健的。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如之前的猜测,可能是因为在省内,负外部性更容易被“内部化”,而涉及到跨省时,内部化的成本就会显著的变高。
此外,蔡洪滨教授做了一个回归分析以研究企业所有制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假定每个省份在环境保护上投入的力度是一样的,因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容易得到监管,故在省界处的集中程度会轻一些,而私有企业因为更难于监管,所以省一级政府可能会倾向于支持他们布局在省界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假说。
最后,蔡洪滨教授总结到,此项研究证实了以邻为壑的污染现象的存在,然而这项研究还是非常初步的,后续的研究应该放入更多的地理特性变量。此外此研究只描述了这一污染现象的存在性,对其可带来的后果尚未展开讨论,尤其是这种负外部性明显的污染现象是否会对省与省河流交界处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严重影响,需要更多的研究。
资料来源:CC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