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学科发展 >> 学术评价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演进与…
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城市群推动形成高质量…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转型的…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
周其仁:成渝地区双城经…
【荐书】东北亚区域经济…
刘元春:“十四五”是跨…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个关键问题
作者:刘以雷 文章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点击数:2628 更新时间:2020-11-10 10:39:0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持续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地来看,西部地区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经济、社会、生态指标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无论从区域协调发展层面来看,还是从全国发展大局、国防、生态等层面来看,西部大开发的效果还有待提升,力度仍需加大。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还需要注重以下10个关键问题。

  一是把握新时代特征,遵循国家总体要求。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把握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遵循。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二是以新基建推动经济内循环,抢占发展制高点。投资既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西部地区来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补短板,更是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由相对劣势转化为相对优势的重要抓手。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的“铁公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是布局未来新兴产业的超前投资。目前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经济增长缓慢,疫情防控压力大,需要利用新基建稳增长、稳就业、稳发展。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后产业结构重组、产业形态新生等趋势,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发展,重点发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基建,打造经济、高效、适用、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新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西部地区需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因地制宜地完善、更新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交通强国试点和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水利等短板问题,为西部地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推动与高质量发展配套的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打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软环境是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化各领域改革,建立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秩序。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体系,完善创新政策。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竞争性业务推向市场,同时将市场制度引入国有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企业法定经营权、独立决策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稳定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经营预期和投资信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准入限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服务,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吸引东部发达地区资本和外资以及各类资源要素集聚,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包容、开放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切实用足先进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是推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加快了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尤其是人才和资本的匮乏,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中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用好、用足先进的科技成果,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引进先进产业,构建资源优势突出、科技应用充分、产业链条齐备、生态承载合理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五是强化财政金融资金保障,确保西部地区打好“三大攻坚战”。西部地区的财力较为薄弱,发展欠账多,加之疫情防控支出急剧增加,民生社会福利、“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等刚性支出难以压减,中央财政虽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中对西部地区实行了差别化补助,但还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发挥金融作用,在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并购、IPO、发债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依法合规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六是高度重视育人、引人、留人工作,探索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失补偿机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具有超常性、资源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西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软硬件条件等的差距,培养成才和引才、留才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对于高端专业人才,鼓励用人单位比照中东部地区的引人条件,相应提升人才待遇标准,对差额部分财政予以补贴。另一方面,在落实完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的同时,还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和完善对西部地区人才流出地的反哺机制,西部地区人才到中东部地区工作,国家层面要给予西部地区相应的人才培养补贴,用国家补贴费用建立西部地区人才发展基金,用于西部地区人才流出地继续培养人才和引人、留人补贴。真正做到西部地区引人、留人有机制,培养人才有资金。

  七是深化对“两山理论”的认识,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中国的生态脆弱地区。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对于保障中国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对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决定性的。比如,西部地区生态对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水旱灾害的影响举足轻重,西北地区的生态对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的荒漠化、风沙危害、水土流失、盐渍化、病虫害等问题具有控制性作用。要加大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生态保护质量。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拓宽生态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深化对“两山理论”的认识,搭建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切实把生态环境转换为经济效益。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促进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加快技术改造升级,促进污染物低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综合化治理,普及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态+”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通过“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牧业+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

  八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新疆成为新的增长极。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邻近中亚、南亚、西亚,是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做好交通强国新疆试点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向南发展,打造阿拉尔南疆战略支点城市和区域城镇群,以推动生产力布局调整,促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发展集聚人口。

  九是加强政策衔接,确保已有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及时、全面地对接国家政策,充分挖掘现有政策,做好有效对接,整合政策资源,打好利用政策的组合拳,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作用。同时,还要把握好产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消费的升级,文旅产业兴起,西部地区要抓住这个机会。西部地区要注重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一些束缚西部地区发展的短板,甚至可以促进西部地区实现后发赶超。

  十是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属不同生态功能区类型,发展基础和发展重点也各有不同。在政策指导上,既要宏观统筹,又不能一线平推。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产业基础、主体功能等特点研究细化区域政策单元,针对不同政策单元提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思路和更加符合实际的差异化政策措施。

作者:刘以雷,新疆大学西部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院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

(文章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20年第5期)

文章录入:duyating    责任编辑:duyati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