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镇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具有潜力。对近十年来莲花镇旅游发展历程分析,旅游业已经先后走过两个明显阶段:首先是引入阶段(在80年末期至90年代初期),莲花镇后埔村村民当时在坊间流传莲花山建设太华岩和发展旅游业的说法,大家当时对旅游还属于一个模糊的认识阶段,远谈不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这可能跟民间乐于建设寺庙和祈祷太华岩香火重现有关。其次是开发阶段(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申请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获批,云洋文山、野山谷等处开发以及莲花山、金光湖已被纳入政府旅游规划,这意味着政府和民间开始认识旅游业是莲花镇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既符合厦门城市规划对莲花镇的功能定位,也有利于加快镇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前两个阶段积累,莲花镇旅游业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尚未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我认为,莲花镇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业发展下一阶段的构想应该是旅游景点的开发带动村民致富,旅游线路的开发促进村庄经济腾飞,旅游网络的开发加快镇域经济崛起,总结一句话“点-线-网”是莲花镇旅游业今后未来发展的重点。
那么细化以上旅游业发展思路,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
1.旅游景点开发要与村民致富相结合。目前,莲花镇旅游资源开发多数采用BOT形式,即建设-运营-转让,这是国内外通行做法,但是这一做法在中国存在弊端:一是旅游资源集体产权不清晰造成定价困难,低价转包给旅游开发公司是常见的事情;二是市场预期难以把握,转型时期的经济特点在于经济波动较大,旅游市场更是如此,不过,从中国市场分析,即时目前开发商出高价取得莲花镇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权,也是一种被看好的投资行为,市场利润还是相当丰厚。
那么如何协调好旅游景点开发与村民致富这个问题?措施建议如下:一是村委会代表村集体持有旅游资源股份(不低于40%),但不承担开发费用,在这一前提下,再与开发商谈判开发事宜。二是旅游景点收益分配将采取动态分配,也就是说村委会为了鼓励开发企业再投资,将短期内的分配利润折合一定投资比例再投资。三是旅游景点开发要带动村民服务旅游。做法包括发展“土”经济(土鸡、土鸭、土鸡蛋、野菜等),体现农村特色;开办农家院,经营地方小吃等;做旅游品和特产加工,发展旅游经济;还可以发展民俗旅游等,关于这种模式的做法可以参照北京农委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
2.旅游线路开发与村庄经济相结合。莲花镇旅游资源分布合理,各景点之间相距不远,如果能够做好旅游线路规划,这将为莲花镇旅游村提供发展契机。具体做法:
一是“A”字型空间规划思路。同安为顶点,以同安-长泰公路和同安-安溪公路为两轴,以美埔村至云洋村为横轴,构成大“A”字型旅游线路,能覆盖大部分的旅游景点。
二是提出建设两条旅游观光走廊。一条是同泰公路旅游观光走廊,包括佛心寺、莲花山、安丙闽南民居群、金光湖、观音寺、茶园等;一条是同安-安溪公路旅游观光走廊,包括文山、安乐塔、野山谷、茶园等。
三是设立一批旅游村,重点发展农林果。比如观光果园、采摘园、花圃、观光农业、农业科普基地、世界桂园/荔枝博物园、世界亚热带水果博物园等,有效地将旅游和林果业相结合。
3.旅游网络与镇域经济相结合。镇域经济涵盖所有行政区划内的经济活动总称,镇域经济要讲究三点:讲特色、上规模、立品牌。也就是说莲花镇要将全镇旅游资源整合出一张特色鲜明、规模显著、品牌知名度高的旅游网络。具体做法:
第一,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莲花形象”。莲花形象是什么?体现在哪里?如何体现?这也是需要镇政府花心思做的文章。
第二,回答完第一个问题之后,接着再来做“莲花镇旅游形象”。与第一问题不大一样的地方在于莲花镇旅游形象更加具体,商业化倾向强,可为莲花形象提供支持。
第三,寻找反映当地形象的“莲花符号”。莲花符号应该包括文化符号、环境符号、经济符号等,总之,一系列符号串起来便能够深刻地揭示莲花形象。
第四,企业和政府是经营莲花镇域经济的主体。政府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服务当地的企业和居民,编制各类规划和引导当地的经济活动,支持当地企业家成长;企业负责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或者其他资源,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不可否认,从长期看,莲花镇域经济能否腾飞,取决于当地企业家资源数量与质量。
第五,培育当地的资源品牌。旅游网络开发可以加快当地各种资源输出,品牌则是提供资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企业便是品牌的依托和经营、创新的主体,为此,镇域经济要依托旅游网络开发带动当地资源品牌的成长,即所谓的一村一品,比如白交祠地瓜干、后埔生姜、蔗内米粉、军营铁观音等。
总之,从海西区建设和厦门市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看,莲花镇未来十年的经济建设将会突飞猛进,旅游带动战略将会引领莲花镇走在海西前列,走入全国人民视野。
|